一个河南果酱,是怎么做到风评如此两极?

2024-09-10 09:03

我不明白,这个夏末秋初的季节,为什么会有人拒绝得了我姑姑做的西瓜酱?

在我看来,西瓜酱算是河南饮食最富有想象力的发明,几乎可以直接打破外地人对于“河南不会吃,东西没味儿”的偏见。你想想,能把夏日消暑解渴,甜蜜脆爽的西瓜,转化成秋冬浓妆淡抹都相宜的咸酱,将清甜的西瓜和发酵的黄豆通过极致的混搭,碰撞出的脂香醇厚、清香余味的双重浑厚滋味。放眼全国,这都是罕见的。

更何况它很好吃:一罐发酵刚半个月的西瓜酱,已经拥有咸中带甜的复杂回味,如果炕上还有刚蒸好还散发热气的老面馒头,掰一半抹上去——你就吃吧,一吃一个不吱声。

所以每个河南娃的书包里,都曾有一罐西瓜酱。尤其是像我这种当年在河南的住校生,离家去学校前,都会背上一罐我姑亲手做的西瓜酱,用这罐味道拌下一周的饭,无论学校食堂做什么,我都能吃得下去。

但当我邀请南方同事一同品尝,当她得知这是西瓜做的酱时,她脸上难为的表情,和紧接着给到的拙劣拒绝借口,让我尴尬和困惑了:明明她说自己是西瓜爱好者,那为什么不能尝一口西瓜酱呢?

身为一名河南人,我最熟悉的水果就是西瓜。我老家挨着黄河边上,爷爷奶至今还不时会跟我提起,过去的黄河时常决堤泛滥。大河过境,遗留下的砂土地虽不利于庄稼的生长,却是种植好西瓜的天然土壤。

一到夏天,家里满满当当都是自家产的或亲戚朋友送来的西瓜:这几年品种尤其多,中牟礼品西瓜、开封无籽西瓜、夏邑富硒西瓜、内黄薄皮西瓜……几乎每个位于黄河故道上的河南城市,都有自己的西瓜品牌。

作为中国西瓜第一大产区,河南的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占全国首位。以2018年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该年全国西瓜种植面积为151.793万公顷,产量6153.69万吨。其中河南西瓜种植面积25.108万公顷,产量1364.32万吨。这就意味着全国平均每5个西瓜,就有一个来自河南。我们不折不扣,是中国第一吃瓜大省。

瓜太多了,就会有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吃不完。为了不浪费瓜田里蓬勃生长的西瓜,河南人从黄豆酱上找到把西瓜留存得更久的灵感:甘甜的西瓜果肉,搭配上霉过的黄豆,两者合抱之后,一起在阳光下发酵成“西瓜酱”!

我家每位成年女性,都有一手做西瓜酱的技艺。尤其我姑姑亲手做的西瓜酱,得到方圆几里亲戚朋友们的认可。她每年夏天都坚持要晾晒西瓜酱,和她聊天,大约不出十句话,就能拐到西瓜酱上。今年她因工作去到新疆,但最惊喜的却不是工作上的创新,而是新疆也能做西瓜酱,而且过去在河南则需要半个月起的酱,在新疆只需要一天就能基本晾晒成!而且她说新疆昼夜温差大,西瓜似乎更甜一些,电话里,她兴奋地像个孩子。

在姑姑扛起大梁之前,我家主要做西瓜酱的时我奶奶。我奶奶不喊西瓜酱叫西瓜酱,她叫这些酱“瓜豆”。在河南,也有人喊酱豆,或豆糁儿的。称呼虽然不同,那抹咸甜交织、余味持久的清香,以及做法大致是一样的。前期制作手法,,都是将黄豆洗净煮好后,裹上面粉霉变,然后,就是开始搦(nè)西瓜。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环节。小时候奶奶家里蒸馒头、做西瓜酱,我和姐姐经常围在一旁。为了不让我俩捣乱,奶奶会把搦西瓜的环节交给我们来做。奶奶选的西瓜,拍起来当当响,声音脆脆的。西瓜切成两半,我和姐姐会先把西瓜最中间的部分吃掉,然后一人搂着一半,用勺子把西瓜挖到一个纯白色的搪瓷盆里,最后上手把西瓜搦碎。多汁脆韧的西瓜在手指缝间被搦出红色的果肉脑袋,最后瘫软成一大盆西瓜泥,果肉泥黏在手背上的那种感觉,好玩极了。

之后,奶奶会把搦碎的西瓜倒入霉好的黄豆里。这其实就是煮熟后放在阴凉处天然发霉的黄豆,跟做豆酱的原理一模一样。熟霉的黄豆和着西瓜碎块,一同入缸搅拌,加入盐、生姜、花椒、八角等配料,而后将其密封,放在堂屋的厦下,静待阳光的工作。

阳光,是制作西瓜酱的一味重要调料。经过烈日的暴晒,甜的西瓜,咸的酱豆,在酱缸内缠绵交融,把夏日的清凉与风味久久封印。

每天清早,奶奶都会打开酱缸一角,用勺子搅拌搅拌。酱缸上那层纱布,对当时的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经常会忽视奶奶的叮嘱,忍不住将其偷偷掀开,窥探酱缸里的细微变化。随着时间的流转,西瓜酱的酱味儿逐渐变浓,颜色也有了明显的深浅变化。

大约半个月左右,西瓜酱便可晒成。成品的西瓜酱,呈现出一种好看的酱红色,黄豆颗粒饱满,却似乎溢着西瓜的汁水,大块的瓜瓤隐约可见,却已辨不出原本的模样。 等到西瓜酱晒成,奶奶往往会蒸上一锅馒头,颇有些为了一瓶醋包顿饺子的劲头。

有西瓜酱,就得有馒头。

在河南,蒸馒头是件“事儿”,需要号召全家来吃的那种。尤其是秋老虎那阵子,气温总在34、5度下不来,奶奶就会起个大早,和面、发面、揉面、上锅蒸一通忙活。待馒头的香味溢出,她会把看锅的任务交给我,自己从酱缸里舀一碗西瓜酱出来,加上大葱、青红辣椒爆炒——油润的亮光窜出浓郁的香味,略带厚重的酱香,飘出清甜的余味,味道直勾勾的,不加丝毫掩饰。

大大和姑姑们经常踏着这种香味回来,这个时候奶奶会隔着窗户招呼大家支起饭桌,然后把一盘炒好的西瓜酱端出来,一群人热热闹闹地把馒头起了锅。

馒头的热气,微妙地引出西瓜酱的浓香,诱得人直往嘴里放。即便是年幼时的我,蘸着西瓜酱吃下两个馒头,也不在话下。尤其是掺杂了马蜂菜的馒头,抹上厚厚一层西瓜酱,馒头的单一口感,有了细致的味道层次,直接从口粮升华成美食。有西瓜酱坐镇,平日里诱人的烩菜,也稍显无味了。

西瓜酱拌面,是河南的另一种寻常吃法。煮好的挂面无需添加任何佐料,仅一勺西瓜酱,便能吊出面食独有的的醇厚口感。吃完拌面,续上一碗面汤,再坎坷的日子也能熨帖片刻。还有开封炒凉粉,在河南小吃届驰骋多年,凭的就是滑嫩不碎的凉粉,和味道独特的西瓜酱。

手工打的开封凉粉,外观是透明的琥珀色,碰一下弹弹的,有种果冻的质感。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炒凉粉,开封炒凉粉虽然也使用葱姜提味,但一勺西瓜酱的加入,让凉粉的味道多了一抹清甜。在热油的催逼下,凉粉儿滋滋作响,西瓜酱也顺势融入其中。用锅盖盖住闷少许,黄豆酱的浓郁酱香,西瓜的清香微甜,悉数缱绻渗入到凉粉之中,出锅前再铲一勺焦脆的锅底锅巴,软绵q弹又香脆的酱香滋味,可以让我灵魂跳舞。

后来奶奶身体不行了,家里指定的西瓜酱大师就成了姑姑。

自打四年前搬来北京工作,每年到这个时候,姑姑都会给我寄来至少5瓶自己做的西瓜酱。我不仅日常吃,办公室里也随时备着一瓶。秉承着河南人热情好客的精神,第一年新酱到的当天,我甚至直接开罐邀请所有同事一起品尝,但是很奇怪,同事们听到西瓜酱这三个字,都不约而同的大惊失色:

“我倒是在舌尖上看过,试就算了,谢谢哈!”

“这真的不是黑暗料理么?”

“能吃么?真的不是一股馊西瓜的味道么?”

最后,还是一个洛阳老乡帮我解围,“就是开封那边的特色,好多地方都有,山东、安徽也会做”。我以为自己终于找到知音,连忙问她,“是不是!很好吃的,这酱真的是河南之光 嘞!” 但她的回答,却再次我的心一下跌到谷底:“挺好吃的,甜丝丝的,能吃到西瓜的味道。”

姐妹,这西瓜酱,是咸的呀。

相关新闻
热点新闻
精彩视频
投票
查看结果
Tags

站点地图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9639号

© 2025 广东博今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17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