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反对的,到底是WTT的什么?

2024-12-31 09:03

樊振东WTT的回合,刚进入第二阶段。

17岁成就国乒最年轻世界冠军,一贯谦逊、克制的超级全满贯得主,这次有几分黑悟空的意思。

WTT在回应声明中指出罚款并非新规,在上海征战乒超联赛的樊振东上线回复,明确表示自己今年才正式收到退赛要罚款的通知,并在当天就签名上交了退出世界排名的相应文件。

樊振东的声明不长,但是他主张的指向还是很明确的:当前的WTT联赛,有着独占和排他属性,并借此形成了对全世界运动员极强的垄断议价的能力。

WTT的条文与赛程

重复一下樊振东之前的声明:奥运会后需要更长时间恢复,但不参赛就会被WTT罚款,所以选择签署文件退出世界排名。

WTT的条文与赛程

仔细看条文,会发现WTT对选手的参赛,不但有着独占性(不参加会罚分,同时罚款、且罚款金额会随世界排名提高),而且还有着排他性:如果不参加WTT的比赛,同时参加其他比赛,还有会额外的罚款。

此前非洲冠军阿鲁纳和WTT的矛盾,就是排他性的例子之一,阿鲁纳被要求参加WTT奖金不高的比赛,而不能选择去打自己签了合同、支付他生活,并且允许他到处飞来飞去打WTT的俱乐部比赛。

众所周知,2024年的WTT赛程相当紧密,每一站比赛,从资格赛到决赛,平均需要一周时间。这封死了大部分高水平运动员参加其他比赛的机会:WTT几乎占了全年的赛程,就算不打,还有排他性条款禁止去打别的比赛。

2024WTT1月-5月赛事如图所示
2024WTT1月-5月赛事如图所示

这种独占性满足了WTT的商业化、票房需求,但对于绝大多数运动员来说,体力、精力都挑战颇大:数量繁多WTT比赛舟车劳顿,竞争激烈同时奖金不高,以生意来说很难回本,不参加还要承受积分和罚款的额外损失。

单纯只参加WTT,对于选手整体来说,并不足以承担生活:去年的奖金累计算下来,到了世界排名第十的莫雷高德,大约十万美元。同时,这个收入本身还要被大部分自负盈亏的选手用来负担全年训练,比赛和辗转世界各地差旅的费用。

简单说,几乎没有哪个职业运动员能只依靠WTT谋生,但是WTT又利用排他性条款挤占选手其他的营生手段。这也是为什么诸如日本T联赛、德甲、法国和波兰等高水平联赛,几乎没有哪一家的日程是像一个正常体育联赛一样,是连续,规律而且紧密的:大家都必须在WTT的联赛中求生存,时间安排被挤得稀碎。

今年的乒超联赛算是一个例子:在今年WTT日程极为密集的现实情况下,留给乒超联赛的份额,只有年关岁尾才能挤出一点时间组织。号称联赛,其实里外里只有8天时间,第一阶段比赛12月12日至16日在湖南长沙进行,第二阶段总决赛于12月30日至2025年1月1日在上海进行。实际上怎么看都是个杯赛。

这同时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欧美的职业运动员,离开国际赛场之后,还能在联赛里打上不少年的原因:相比于事儿多钱少还要求参赛的WTT,打一个联赛无论是对自己,对球迷还是对出钱的俱乐部,都合理多了。今年43岁的德国名将波尔在退出国际比赛后,都还在杜塞尔多夫继续打一年联赛。

WTT与世界排名、国际乒联

WTT之所以能拿得出有此排他性的条款,并不是因为合同文书、法律效力,而是因为它直接垄断了世界排名积分。

与其说大部分选手在意的是WTT的奖金和冠军头衔,不如说他们在意的是WTT比赛之后的世界排名积分,和积分背后参加奥运会的梦想。世界排名直接和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的排名积分挂钩——对于全世界范围内的绝大多数运动员来说,极少有人会不在乎奥运会的机会。

用世界排名积分来决定奥运会等大赛的参赛名额——然后用WTT参赛来决定世界排名积分——接着再利用排他性条款在金钱和积分上惩罚运动员,这个形成闭环的链条,其实才是WTT作为一项比赛,对运动员最强的议价资本。

WTT到底是怎么获得如此大的权力,它和ITTF(国际乒联)又是怎么样的关系呢?

如下图所示,WTT官方网站中,在介绍自身“主要优势”时写道“作为ITTF的商业和赛事公司。”

大概可以这么理解:国际乒联是成立于1926年的一个国际体育组织,负责运作整个项目的国际比赛和相应运作,是个非盈利机构。而它旗下的各项比赛,例如之前的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世界杯和世界锦标赛,可理解为这个组织旗下的产品,或者说IP。

之前国际乒联有一个比较强动力,试图进一步增加自己旗下IP的盈利能力来发展项目。乒联内部的一些人,拉了外部资金(例如最大全球体育经纪公司IMG),成立了一个商业公司,来负责运作国际乒联的比赛,也就是WTT。

国际乒联把自己旗下的产品/IP,授权给了一个商业公司(WTT),做商业化运作——如果换个说法,把IP(世界排名,职业巡回赛)交给游戏公司做游戏,影视公司拍电影电视剧(WTT),基本同理。

WTT的商业运作和合作方

WTT成立拉入了外界资本,所以股东对盈利是有天然要求——和之前国际乒联非盈利的性质不同,WTT是商业公司模式。股东的投资要看到回报,需要健康的利润,这是为什么WTT对选手参赛这个事相当在意的根本原因。

没有大牌选手就没有票房,商业赞助和场内外的变现就直接被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底线。相应,WTT当然就利用自己手上最大的资本——世界排名——来确保公司底线不受影响。

从这个侧面看的话,WTT作为一个组织有点别扭:作为一个商业性质的公司,它给合作方(运动员)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并不是商业利润,而是一个参加其他体育文化产品(奥运会)的机会。

虽然是商业公司,但WTT本身的商业化运作存在一定问题:以这次樊振东事件来说,他在回应WTT声明中提到过——“确定此前从未被官方告知过退赛要罚款”,这么重要的情况,WTT此前没有正式地通知过选手;“个人猜测是因为今年底以前WTT尚未形成完整赛历,”对运动员明年整个一年的安排至关重要的赛历,WTT在11月12日才进行公布。

对项目里最大的明星之一尚且如此。

樊振东的说法也不是孤证:除了之前的阿鲁纳纠纷提及的各种WTT执行上的模糊不清,法国的西蒙-高茨等选手也不止一次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过WTT组织协调和执行上的不专业,高茨公开发问赛历何时确定?自己根本不知道明年要去哪儿、做什么。

WTT的蓝图与努力

WTT创立时宣布的初心和使命,放到现在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来看,依然都是很好的。

在官方介绍中,WTT这样写道:WTT将把球员和球迷放在所有业务的核心位置,将乒乓球推向全球体育商业的前沿。

关于梦想,WTT希望达成:“扩大全球乒乓球经济;确保乒乓球运动自上而下的经济活力,将乒乓球提升到世界体育运动的高层,从而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和消费乒乓球运动。”

关于使命,WTT希望肩负:“成为全球乒乓球商业领袖,通过世界级的娱乐活动、以球迷为中心的精彩内容和改进措施,改变乒乓球运动的体验和国际传播方式,确保乒乓球运动对全世界每个人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WTT的创始人们还曾提出三大赛中传统的世锦赛和世界杯应该大部分取消,只保留团体世锦赛,其他全都转型成WTT赛事。

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上说,WTT想利用商业方式运作一个完整的赛事产品,也做了一系列各方面的努力:

相比于之前国际乒联巡回赛每一站各自为战,WTT想做的是运作一个形象完整的商业产品。在最高级别的WTT赛事里,从赛场布置(例如所有赛场都叫八极场,赛场环境设计语言风格都是统一的),到转播规格,到赛前赛后各项运作,都是统一的。

从WTT在社媒贯穿全年的热度,以及公布的票房数据来看,WTT显然是成功的,以黄金周期间举办的WTT中国大满贯为例,单站赛事总票房达到近6000万元,这其中还不包括大满贯公园门票收入。

但它的一些操作又引发球员、球迷等方的质疑:

WTT盲目性地扩张,导致现在比赛数量极多,给运动员极大增加负担同时稀释了比赛稀缺性,很难与赞助商获得议价资本;它的排他性条款,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乒乓球项目的现实:很少选手能只靠WTT生活,但是WTT手握世界排名这一点却得以拿捏选手,把不参加比赛当缺勤处罚。

樊振东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樊振东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和选择,以退出国际比赛为代价,重申了一个很基本的观点:任何体育赛事,是赛事承办方和运动员携手合作才能产生的文化产品,合作是双方的基础。

同样的事情古往今来一直都在发生,这次只是形式稍有不同。

樊振东所做的,实质上是押上之后的参赛机会,在为身后,无数手握球拍的运动员,争取作为劳方的权力。而这次资方手握的价码,主要是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机会。在当下这个双方议价资本极度不平衡的现实里,总会有人出来发声。

前国乒队员程靖淇坦言“樊振东真的是站在了很高的位置,为其他运动员去着想,去争取这样的权利。哪怕10年过去、20年过去,这件事都值得未来的运动员们记住。不管成功不成功。”

来自法国、瑞典、德国、韩国等外协会知名运动员也公开力挺樊振东。

这次站出来的是樊振东,而如果他争取到任何权力,惠及的会是这个项目所有的运动员,最终带来一个更健康的产业,最终受惠的是现场和屏幕前的各位赛事观众。

樊振东说,乒乓球是自己童年少年青年岁月的荣耀勋章,而对体育的无限热爱将会充盈一生。

相关新闻
热点新闻
精彩视频
投票
查看结果
Tags

站点地图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9639号

© 2025 广东博今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17358号-1